浅谈幼儿折纸教学的指导_纸艺知识 - 晒宝手工(晒晒纸艺网)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收藏晒宝

浅谈幼儿折纸教学的指导

猜你喜欢:
另一种爬行毛毛虫折纸图解教程-儿童折纸系列
小鸳鸯折纸图解教程-儿童折纸系列
可爱的小花猫的折法实拍图解教程
五瓣玫瑰折纸图解教程
带翅膀的小盒子折纸图解教程
扫把女巫折纸图解教程
DIY纸艺花大全 漂亮4瓣纸花朵手工制作教程
萌呆可爱儿童折纸小蝙蝠手工DIY图片教程
手工制作卷纸清新玫瑰花纸艺制作教程
泳衣折纸教程图解-儿童手工折纸系列

浅谈幼儿折纸教学的指导
    折纸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幼儿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幼儿园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幼儿多少数量的作品。因此,我认为幼儿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尤其是中大班幼儿,教师应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然而在传统的折纸教学中,折纸活动的教育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原因在于传统的折纸教法不够合理。过去教幼儿折纸,都是教师折一步,幼儿跟一步,在一步一步的过程中,幼儿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模仿。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幼儿没有真正获得动手操作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创造精神的发挥。在大力提倡创新的今天,这种封闭性之折纸教学显然是应该摒弃的,那么,作为幼儿折纸活动的指导者到底应做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折纸活动呢?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激发幼儿看图折纸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图例是否感兴趣,取决于要折的物体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次集中教育活动,首先我折了几个幼儿喜欢的小动物,请幼儿欣赏,孩子们看了以后都争先恐后地要跟老师学习折小动物。这时我告诉小朋友:这些小动物是老师看图例折出来的,如果小朋友学会了看图例,自己就也能折了,而且还能折出更多的东西呢!以此来激发幼儿学习看图折纸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教小朋友认识了一些折叠符号。如:峰线、谷线、正折、反折符号以及它们的折叠方法,并且提供了“狗头、猫头”等图例,让小朋友按照折叠符号折纸,比比哪个小朋友最先折出来。当孩子们自己能看图例折出作品时,都自豪地说:“这是我自己看着图折出来的!”
    在幼儿刚开始看图折纸时,我不仅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幼儿喜欢又符合其折叠水平的物体,同时还提供给幼儿造型好看、折叠工整的范例,既激发幼儿看图折纸的兴趣,又为幼儿欣赏折纸作品提供了机会。在实践中,我还注意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看图折叠的方法来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我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供图例,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折叠方法。如:先学习对边折、对角折,再学习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单菱形折、双菱形折、双三角折、双正方形折等。同时,在幼儿学习某个基本折法的时候,提供与这一折法相关的多种图例,巩固对基本折法的掌握。如:学习双菱形折法时,提供了菱形的变形——茶壶、啄木鸟、鹤的图例。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幼儿学会了一个基本折法,而且为将一物体变形成另一物体打下基础,开拓了幼儿思维的多维性。我还利用各种形式巩固幼儿对折叠符号的理解和运用。从材料上提供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纸、图例、展示板、折纸书,供幼儿折纸使用;从练习途径上在活动区设置美工区,利用集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形式,保证每名幼儿有练习机会,以达到目标要求。
 
二、重视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因幼儿个体差异及折纸水平的不同,所以我采用面向全体与因人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我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对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在活动中注意观察,注重幼儿学的过程,只有教师对幼儿的实际水平清楚了解了,指导时才能有的放矢。
    1、面向全体提出要求。刚开始让幼儿学习看图折纸时,我采用集中教学的形式,启发、引导幼儿掌握基本折叠方法,提出折叠要求,如:边和边、角和角对整齐,折痕压平整等。
    2、通过分组教学、个别指导的形式指导每名幼儿在原有水平的提高。分组原则视具体教育目标而定,有时按能力强、中、差分为三组;有时按以强带弱的形式混合分组。对于能力强的幼儿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突破难点完成作品的能力,而且折叠的作品要选型美观、棱角分明。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注重其观察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指导、示范或让小朋友帮助折出物体,并允许幼儿拆开范例,跟别人学折难点部分来逐步培养幼儿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品质。在按以强带弱的形式混合分组时,我给幼儿提供范例,鼓励他们交谈讨论,共同克服困难发现变化规律,然后合作完成一个作品。我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这并不是让能力强的幼儿代替能力差的幼儿折纸,而是创造条件让他们有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交谈,互相协作,在自己学会的同时帮助同伴共同进步,在大胆尝试过程中,幼儿还学会了共同克服困难的方法。如:在一次“折帽子”活动中,每组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商量,互相尝试,有的组轮流折,这一步我会了我折,下一步你会了你折;有的组推选一位幼儿折,其他人帮他观察,指点他;还有的组把步骤范例打开,再按折印还原,然后自己学折,我则深入各组巡视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探索情况。这样,幼儿改变了过去有困难就需教师帮助、缺乏信心的依赖性,养成了动手动脑,互相帮助的好习惯,还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运用趣味性语言指导折纸活动
 
    折纸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仔细操作才能顺利完成。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尚未完善,且折纸过程较为复杂,学习方法单调,因而掌握比较困难。在折纸过程中,幼儿常常急于求成,还没有将前一步折齐抹平,就折下一步,结果折出来的作品很粗糙,玩起来容易散开,这时只用一般的语言提示和要求效果并不好,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可以使幼儿较为准确地领会老师的意图,达到折叠活动的要求。例如,在教幼儿折风车时,孩子们对“两边向中心折”不易理解,尽管我要求他们两边与中心线对齐,但总有部分幼儿不是折歪了就是中间留有缝,虽几经纠正,效果还是不佳,我就风趣地说:“大灰狼来了,请你帮小白兔把门关紧,两扇大门要和中间的线对齐关下去,可别歪了,中间也不能留缝,要不然大灰狼就会进来把小白兔吃掉。”于是,孩子们带着保护小白兔的感情,认真细心地把两扇大门合了起来,并且跟中心线也对齐了。以后,在折纸活动中,只要我一说把大门关紧,小朋友们立刻就知道是两边向中心折,而且折叠整齐。趣味性语言的运用既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又促使幼儿手、眼、脑共同协作解决了困难。
 
四、重视折纸活动的评价欣赏
 
    评价欣赏环节是折纸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不被重视而草草收场。其实,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评价、欣赏作品,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调动了自己参与美的创造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因此评价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幼儿的作品。只有充分理解幼儿,懂得幼儿的内心世界,懂得幼儿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认识和评价幼儿的作品,只要是幼儿自己动手折叠出来的作品,我们老师就应该承认它的价值。
    2、评价欣赏不应该以一个固定的模式存在,我们可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欣赏。如集体评价欣赏、幼儿自由讨论评价欣赏等。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活动的导入来设计评价欣赏,使活动更具完整性。尤其是针对折纸能力较弱的幼儿,还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如:在中班折“衣服、裤子”活动中,我通过天气冷了,要为娃娃做衣裤引出活动的主题,在进行评价欣赏时,我又以娃娃的身份和幼儿一块欣赏幼儿的作品,在评价过程时,我没有武断的评谁的作品好,谁的作品不好,而是鼓励他们:“你觉得今天谁的作品比较好?好在哪里?”进一步促进了幼儿间的相互交流,活动结束后,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示还愿意为娃娃再做一套衣服、裤子,这时我也允许幼儿再来一次或几次,让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享受成功的乐趣。
    以上是我在指导幼儿折纸教育活动中的几点尝试,实践证明,在折纸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将一张普通的纸折成各种形态,造型各异的物体,使幼儿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也为培养幼儿最初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正如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育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的尝试验证了这一论断。
 
启发孩子的思考力

    有几种游戏,无论在我们的儿时或今天的孩子们中,都依然玩得津津有味,可以说历久常新。这是因为,除了它们本身的趣味性外,还可训练孩子的思考力,折纸游戏正是其中之一。
    幼儿教育专家指出,小孩能否灵活地折纸,与其智力或语言的发展程度很有关系。 
    小孩在折纸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开始的第一扎没有扎好,即使是一些微小差误,如不加以改正,那么不能接合的情况将会愈发明显,到最后便会全不像样。
    从这种折纸顺序的观念中,可使孩子学习逻辑推理,明白“思考”对整个折纸过程的重要性。一般人教小孩折纸时,大多仔细示范每一步骤,由孩子跟着模仿、反复练习。此法固然可使孩子很快学会折纸,却少了发现正确扎法的乐趣。p3  
    其实,先指导他拆开已扎好的制成品,让他从一下一下拆开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正确的方法和顺序。例如把已扎好的飞机、小鸟给孩子,再由他自己回溯折纸的程序,并发现其中的逻辑性。当然,先教他折纸,再一一拆开观察亦同样有效。 
    也许,很多人亦玩过“接尾词”这种游戏。玩法是将对方所说的成语(或词语)的最后一字,作为自己答案的开头一字,有时同音亦可。这种游戏可训练孩子的脑筋,培养其思考速度。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智能时,常说“脑筋转得快”的人,必定很聪明,多让孩子玩这种“接尾词”的游戏,对他们的脑筋甚有裨益。当然,孩子的程度必须是已具备相当的语言能力,才能找到适当的答案。而且,最好是限定作答的时间,让孩子尽快回答,即反复对孩子进行紧凑的应答训练,使他们的脑筋转得更快,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今日这个事事讲求效率的社会,很有必要训练儿童的思考速度。

分享到:
分类:纸艺知识 | 查看:3882次 | 发表时间:2011-03-11
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源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aybb.net/view23513.html
上一篇纸艺知识:基础纸模工具介绍
下一篇纸艺知识:马淑红谈折纸教学感悟
本类最近更新
本类热门点击